概述
愈来愈多的资料表明,肺栓塞不仅在西方,在我国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,且误诊率高,病死率居高不下,实属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。近10年来,深静脉血栓形成(deep venous t...[详细]
发病机制
临床表现
尽管某一些临床表现并不能用于确诊肺栓塞,但他们的缺如则提示肺栓塞的可能性很小。大量的研究表明,肺栓塞病中仅16%无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(呼吸频率>24次/分),而既无呼吸困难同时又无胸痛者仅为3%。因而,同时无上述表现,且胸片正常时,实际上可排除肺栓塞。
英国胸科协会(BTS)将肺栓塞分为循环衰竭型、肺出血型和单纯性呼吸困难型(表1)。
1.循环衰竭型 有低血压和(或)意...[详细]
并发症
实验室检查
2.血浆D-二聚体测定 D-二聚体为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,仅在纤维蛋白原形成与分解处于稳定状态才出现。若以血浆D-二聚体浓度>500μg/L作为诊断血管栓塞的阳性界限值,对判断肺栓塞有很好的敏感性(98%),且3天和7天后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(96%和93%),但其特异性不高,因许多疾病可与纤维蛋白的形成和降解有关,如心...[详细]
其他辅助检查
2.胸部X线检...[详细]
诊断
治疗
近年来,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化学等高新技术,已制备出多种抗凝...[详细]